说起二战里的名将,很多人先想到蒙哥马利、巴顿或者隆美尔,但要论综合影响力,苏联的朱可夫绝对排得上首位。各种历史排名里,他常常被列为世界十大名将之首,甚至直接当成二战最牛的指挥官。这不是吹牛,从他的战绩看,朱可夫指挥的战役直接决定了东线战局的走向,帮苏联从挨打转为反推德国人。
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出生在俄罗斯卡卢加省一个穷苦农民家,爹是鞋匠,妈干农活。他小时候只读了三年小学,就去莫斯科学皮草手艺,当学徒混日子。1915年,一战爆发,他被征入沙俄军队,当骑兵,在第十龙骑兵团服役。1916年在哈尔科夫战斗中受伤,还两次拿了圣乔治十字勋章,升到下士。这段经历让他尝到战场的滋味,也练就了基本军事技能。十月革命后,1917年他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染上斑疹伤寒好后,参加内战,先在季莫申科的第二骑兵旅干,后来转到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
展开剩余80%1920年完成骑兵训练,获军官资格。1921年镇压坦波夫叛乱,立功拿了红旗勋章。从这儿开始,他的升迁速度就快了,1923年5月当上第三十九骑兵团团长。1925年从高等骑兵学校毕业,1929到1930年在弗伦泽军事学院进修。这时候苏联军队在转型,从骑兵往机械化走,朱可夫抓住了机会,研究装甲战术,还去德国观察军营,学坦克运用。
大清洗那几年,苏联军队高层死伤惨重,好多将领被枪毙或关起来,朱可夫运气好,1937年指挥第三和第六骑兵军,1938年任白俄罗斯军区骑兵副司令。1939年5月到9月,他指挥哈尔欣河战役,对付日本关东军。那仗打得漂亮,他用双重包围战术,坦克从侧翼包抄,歼灭日军大部,获第一次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5月升陆军上将。这场胜仗不光止住了日本往北扩张,还让朱可夫在高层站稳脚跟。1941年1月,他当上红军总参谋长,正好赶上德国入侵。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苏联措手不及。朱可夫作为总参谋长,建议用纵深防御拖时间,但斯大林坚持正面硬扛,导致基辅战役惨败,66万苏军被围歼。他7月29日被免总参谋长,但9月10日接管列宁格勒方面军。那时候德军已到城下,围困列宁格勒长达900天。朱可夫组织防御,调舰艇火力支援,守住工业基地,虽然苏军伤亡大,德军也丢了50万兵力,没法推进。围困到1944年1月才解,但这保住了苏联后方生产能力。
接着,1941年10月10日,朱可夫指挥西方方面军保卫莫斯科。德军闪击推进,古德里安的坦克群直逼城下。他巡视防线,堵上莫扎伊斯克缺口,组织12万民兵筑工事。德军进攻猛,但苏军弧形防线顶住,拖到冬天。德军没准备冬装,冻得够呛,苏军12月5日反攻,到1942年1月把德军推回去。这仗是东线转折点,朱可夫证明了自己在大规模防御反击上的能力。
1942年8月,朱可夫任副最高统帅,协调斯大林格勒防御。那儿是关键,德军想切断伏尔加河补给。他建议撤守城市,利用巷战限制德军火力优势。11月19日发起天王星行动,从侧翼合围德军第六集团军。德军在废墟里顽抗,但苏军添油战术耗死他们,到1943年2月2日,保卢斯投降,德军损失150万精锐。这仗彻底扭转东线局势,朱可夫1月18日获元帅衔。
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朱可夫当协调员,预判德军进攻,布置多层防御。苏军坦克埋伏,击毁德军大量装甲。胜后,苏军推进,解放乌克兰。1944年夏,巴格拉季昂行动,他指挥白俄罗斯方面军,摧毁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推进到波兰。1945年4月16日,指挥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攻柏林,跨奥得河,逐街推进,5月2日占国会大厦,5月8日接受德军投降。
朱可夫的强在于多兵种协同,他指挥百万大军,坦克、步兵、航空配合默契。歼敌数量历史之最,四次获苏联英雄,两次胜利勋章。为什么排十大名将首位?因为他参与几乎所有东线重大战役,从防御到进攻,全盘把控。相比其他将领,他不光赢仗,还逆转整个战局。历史学家说,他是二战里最好全能型将军,没在单一领域拔尖,但整体最稳。希特勒都承认,要是有朱可夫这样的手下,早统治世界了。当然,这话有夸张,但说明对手也服气。
战后,朱可夫风头太盛,1945年6月9日到1946年3月21日任德国苏占区军事长官,管重建和占领。斯大林猜忌他,1946年6月调到敖德萨军区,1948年2月转乌拉尔军区。1948年搜家,发现德国战利品,指控不当行为。他被贬,远离权力。斯大林死后,1953年3月5日,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当副国防部长,帮抓贝利亚。1955年2月9日任国防部长,进主席团,推动军队专业化,减党政干预。1956年匈牙利事件,他协调部队介入。1957年6月帮赫鲁晓夫对付反党集团,但10月29日被免主席团职务,11月2日退休。
退休后,朱可夫低调,写回忆录,1969年出版。1967年12月中风,左半身瘫痪,1974年6月18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7岁,骨灰放克里姆林宫墙。结局不算好,功高震主,斯大林和后来的领导都防着他。但他的遗产在,苏联军队转型有他一份,WWII东线胜仗多亏他统筹。
总的说,朱可夫强在实战经验和战略眼光,从底层起步,没后台,靠打仗上位。他不完美,战役伤亡大,但那是苏联军队当时水平的体现。相比其他名将,他面对的压力最大,资源最少,却赢了最多。各种排名把他放首位,不是随便说的,二战历史证明了。要是你问到底有多强,简单说,他是那个让希特勒从巅峰跌落的家伙,东线的主宰者,没他,欧洲地图可能不一样。
再深挖点,他的指挥风格接地气,注重情报和快速决策。哈尔欣河时,他勘察地形,夜间转移部队,避免侦察。莫斯科战役,组织民兵修工事,冬天反攻冻僵德军。斯大林格勒,巷战战术耗敌,包围圈一收,德军完蛋。库尔斯克,预判德军,层层防御,坦克对决苏军占优。柏林,炮兵步兵配合,强渡河流,逐屋清剿。这些细节显示他不是光喊口号,而是实操高手。
战后贬职也现实,斯大林搜家找珠宝艺术品,罪名是掠夺,虽说他解释是战利品,但权力斗争就这样。复出后,帮赫鲁晓夫稳位,但又被踢走,退休写书,回忆录里记录战役数据,帮后人研究。去世时,苏联高层办葬礼,承认贡献,但生前监视没少。
朱可夫的强还在于适应性,从骑兵到坦克,他推动苏联机械化。1939年打日本,1945年打德国,全是大规模行动。他歼敌多,部队数量大,协调能力无人比。历史书里,他和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并列俄罗斯伟大将领。二战十大名将,他首位,因为东线规模最大,他主导了。
说白了,朱可夫不是神话,是个从穷小子变元帅的例子。他的强是硬实力,战役一场场积累。
发布于:山西省辉煌优配-广东股票配资网-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配资之家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