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刘伯承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中也始终坚守着优良的家风,以言传身教影响着子女和身边的人。
刘伯承从小家教严格,他的父亲刘文炳白天劳作,晚上教导刘伯承复诵课文、念诗歌民谣,教他明是非、恪守孝道,要求他勤奋学习、严守规矩。刘文炳常对刘伯承说:“我没有南庄田、北庄地,只有一管笔、一锭墨留给你。你不用功,看你日后如何得了。”每当刘伯承犯错,就会被罚背刘文炳编撰的《刘氏家谱》中的家训。这本寄托“贤哲挺生,簪缨叠起”期望的家训虽让幼年的刘伯承感到枯燥,但却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令他终身受益。
《刘氏家谱》(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供图)。
贫寒的出身和艰苦的战争岁月,使刘伯承养成了俭朴的生活作风。刘伯承从不贪图个人享受,即便成为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刘伯承的生活仍旧艰苦朴素。每到冬天,刘伯承总是穿着袖口磨破、领口洗得发白的旧衣服,脚上穿的是家制黑色布棉鞋。刘伯承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一件毛衣,袖肘都破了还一直穿在身上。夫人汪荣华看到实在不能穿了,便给他买了一件新的。刘伯承说:“我这件旧的,补补还可以穿嘛,何必花钱买新的。”仍然舍不得把旧毛衣脱下来。
刘伯承穿过的满是洞眼及补丁的羊毛衫(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供图)。
刘伯承心中始终装着群众、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以及工作人员,以清廉为范、克己奉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以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中央西南局进驻重庆,刘伯承、邓小平以身作则,两家人挤住在同一栋小楼里,摒弃对生活条件的过度追求,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工作中。刘伯承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司令官要到前线,即领导干部要下去,区党委到地委,地委到县,或到某些地区亲自去搞典型示范”。他坚持务实勤政的作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形势得到好转。
国庆日刘伯承在解放碑检阅队伍(重庆市档案馆馆藏)。
刘伯承公私分明,不但自己严守纪律规矩,还从严要求所属部下、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不搞特殊。刘伯承家的电话机旁边,一直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孩子们,这部电话是党和国家供你爸爸办公用的,你们私事不能用这部电话,更不能把亲友带来打电话,特此告知。”落款是妈妈。子女们遵从意愿,从不私自用这部电话联系同学、朋友,如有急事就到外面打公用电话。
刘伯承家中的电话机和字条(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供图)。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身为高级干部的刘伯承,在家庭生活、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带头树立优良家风。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学而不厌、勤勉工作、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一心为民、公私分明”等良好家风,不仅教化着他的家人,更将持续指引我们正心修身、砥砺前行。
发布于:北京市辉煌优配-广东股票配资网-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配资之家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