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储能行业迎来一记重磅消息!
电解液龙头企业天赐材料的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与知名储能企业楚能新能源正式签署《生产材料采购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有效期长达近6年,从生效之日,即公告签署的2024年7月15日直至2030年12月31日,期间九江天赐将向楚能新能源供应电解液系列产品总量不少于55万吨。
这不仅创下国内电解液供应的新纪录,更标志着两大巨头强强联手,为蓬勃发展的储能市场注入稳定剂。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国企业正通过稳链合作,抢占市场高点。
让我们先还原事件核心。根据天赐材料发布的公告,在有效期內(2024年7月15日至2030年12月31日),九江天赐将交付总计55万吨以上的电解液产品。这相当于平均每年供应约9万吨电解液,涵盖了主流高镍、磷酸铁锂等系列产品,确保高一致性和低劣化率。
据了解,7月份电解液价格在2万元/吨左右震荡。由此计算,55万吨电解液的市场价值超百亿元。
楚能新能源作为需求方,此举非但“量”惊人,“时长”更显战略视野:有效期直接跨越到2030年底,覆盖了整个“十四五”计划末期和“十五五”开局期。
据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预计中国储能电池产能将突破500GWh,而电解液作为关键材料,需求量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激增。这份长单不仅是商业采购,更是楚能新能源面对需求爆发前的提前布局——锁定产能,避免未来价格波动和资源短缺风险。
可能不少读者好奇:为何楚能新能源敢于签下如此大单?楚能新能源扎根储能领域多年,核心产品覆盖储能电池系统、ESS(储能系统)集成服务,在国内多个大型风电光伏配储项目中扮演关键角色。
2024年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其锂离子电池产能已达30GWh,市场份额稳居国内前五。本次合作,显然是楚能对市场扩张的直接回应——据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正加速投产10GWh新工厂,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中国TOP3的储能系统供应商。
对楚能来说,55万吨电解液的“保底”供应,提供了多重红利。
公司新产线需大量电解液支持。长单覆盖期内,预计将支撑楚能打造至少5个GWh级储能项目,释放千亿元市场潜力。
电解液占电池成本15%-20%,是储能的“血脉”。在2023-2024年全球原材料价格波动中(如碳酸锂暴涨),楚能通过长单确保了价格稳定和供应连续性,避免“卡脖子”。
这不是楚能的新手笔——2023年,它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达成战略合作,但本次电解液长单更显“垂直整合”野心。一位行业分析师对我们表示:“楚能敢签55万吨单子,证明其对储能需求的自信。中国正以光伏储能一体化破局碳中和,2025年储能装机将超100GW,楚能作为龙头,正用长单抢占入口。”
这份协议更向全行业释放信号,储能产业链正从“碎片化”向“强链整合”转型。电解液作为中间材料,需求量和重要性再次被放大。55万吨供应,对应需求约100GWh电池产能,足够支撑未来6年全球新增储能的20%(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这直接拉动上游材料和技术投资。
长单激励电解液企业加速研发高能密度、低本高效产品。天赐材料通过子公司九江天赐布局新产线,带动行业迭代。据统计,2024年中国电解液产量已达70万吨,55万吨合作将占市场近8%,引领低碳制造浪潮。
此外,在价格波动频繁的储能行业,这种长期协议减少了无序竞争,有利于电池企业与材料商建立信任网络,共同应对国际巨头挤压。行业专家在采访中强调:“类似长单将成标配。2025年,中国储能出口或超1000亿元,稳链合作是制胜关键。”
站在2025年年中回看,楚能新能源与九江天赐的合作,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的强链补链趋势——以长单对冲风险,聚焦技术创新而非低价内卷。展望2030年,中国储能市场预计贡献全球60%产能,这份55万吨电解液协议将驱动全链条升级。
关注我们:获取每日储能快讯,深度解读产业趋势。
活动预告
NEW
爆料及投稿| editors@ofweek.com
广告及商务合作 | 焦女士:19168597392
加入储能行业交流群
]article_adlist-->长按二维码,备注“姓名-公司-岗位”申请入群 ]article_adlist-->辉煌优配-广东股票配资网-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配资之家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