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6月14号,印度政府一声令下——国有的矿业大亨印度稀土公司把跟日本签的所有稀土出口协议扔进了垃圾桶!
刚刚中印副外长对话才结束不到一天,印度的外交大人物唐勇胜居然向中国喊话,请求放松点对印度稀土出口的限制,简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印度商务部长说要先照顾自家电动汽车的需求,暂停对日本出口稀土,听起来挺高大上的。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哦!
这份坚持了整整13年的稀土供货约定,曾经是日本对抗中国在稀土领域称王称霸的“秘密武器”,结果转眼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日本企业上了个大当,没想到这突然的断供来得这么猛!根据他们自家的估算,稀土库存撑不了72小时,照这样下去,从电动车到高科技电子产品的生产线都得歇菜。
日本和印度的稀土联手干活是从2012年开始的。那时候,日本正忙着实施“稀土甩掉中国”的计划,根据协议,印度的稀土公司每年都要给日本丰田通商送大约1000吨的稀土原料,这可是他们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呢!然后,日本企业就跑去印度先把这些原料搞成初步提纯,再把重要材料拖回家,用来做高端磁体。
为咯保持这份协议,日本可真是花了不少精力,不单单同意稀土价格得跟国际市场沾边,还愿意把高纯度提炼技术送给印度,甚至在合资建厂的时候让印方来当大佬。这背后其实是日本想扶持印度,变成“替代中国的供货链”的野心呢。
说来可笑,印度给日本送的稀土材料,有一大半竟然是从中国捞来的!在2025年头三个月,中国海关还抓了一堆经过东南亚“洗白”的稀土磁铁,其中有60%背后的操盘手就是印度的商人——这些资源最后都跑到美日市场去了。
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监管一紧,那个“灰色通道”立马就被关得死死的,结果印度的稀土供应紧得跟裤夹似的,本地汽车厂商的永磁电机库存也降到只能支撑72小时生产的临界点。
马鲁蒂铃木和塔塔等印度车企的大佬们在5月底齐声给莫迪政府发了个紧急通知:要是再不处理稀土问题,汽车行业有可能直接瘫痪!
面对产业危机,有些印度车厂直接准备包飞机去中国和供应商谈事儿,根本不理政府,这样的自救操作跟莫迪在国际上说中国“不靠谱”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两个大饼,完全对不上号!
印度的稀土矿堆得跟山一样高,数据显示有690万吨,排名世界第五,可这优势真是没啥用——到2024年,实际产量才2900吨,连中国的零头都算不上。
出了名的产量不是根本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他们的加工水平。人家印度稀土分离的纯度最多也就82%,可咱们中国早就把军工标准提升到99%啦!
每挖出一吨稀土,印度得处理三吨垃圾,成本还比中国高四倍,这种技术差距让印度的“自主研发”简直就是在空中建房子!
印度的工业协会一直在哭天喊地求政府别再拦着中国企业了,因为在特高压电传输和电动车生产那些关键领域,印度自己根本找不到能跟中国技术和产能媲美的替代品啊!
印度这一出手,简直像是在模仿中美稀土谈判,却不小心把剧情给搞砸了。就前几天,中美代表们还在伦敦欢快地讨论经贸,稀土该是个大热门话题啊!
谈判之前,美国签了个海底挖矿的令,搞得自己像个自给自足的小老板;谈判之后,美方稍微松了点对华出口管控,两边就这样找到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印度好像就只瞅着表面,学美国摆架子,却没看透中美斗争里头的深意,两国经济可是相辅相成的,都不想打贸易战。但印度一方面把中国的投资挡在门外,却又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这谈判本事就显得稀薄得很。
更重要的是,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控是个全球共识,并不是专门对印度“下黑手”。德国的大众、越南的工厂申请都已经通过了,只有印度那边20多份申请还在原地踏步。
印度一直跟着美国搞对华的贸易限制,居然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全球贸易危机推给了“中国进WTO”,真是弄得大家一头雾水。
中国在全球稀土这盘棋里,不光是家底深厚,连高纯度稀土的加工秘籍都握在手里,占了九成!重稀土的分离也是人家的强项,简直是一统江湖。中国还独一无二,从提炼稀土到造磁铁,再到军工领域,样样精通,全链条无懈可击!
这地位可不是一天两天就混来的,三十年磨一刀,从产业聚集到环保补助,从科研投资到狠抓非法采矿,中国已经把稀土产业搞成了一个大生态!
2010年,印度总理辛格去日本时,两国搞稀土的“摆脱中国”计划闹得沸沸扬扬。
那会儿,日本的媒体睁着大眼睛说:印度的稀土宝贝占全球只有3%,产得也才2.2%,根本没法顶替中国。十五年过去了,这个观察依旧准得让人惊!
莫迪的“印度造”计划在稀土危机面前暴露了真相,其实印度有机会搞好稀土产业,早在2012年跟日本签协议时,就能借此机会提升本国技术实力,但这13年来,印度不思进取,一直当着原材料出口商和转口贸易的跑腿,结果把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机给丢了。
这种急着捞快钱的心态在印度的国际信用上也容易看出来,2012年的稀土协议是政府之间签的约,但印度一头热地给撂了,结果惹得日本用外交语言放轻松,实际上他们对印度的投资会更加小心了。要是一国随时都有可能把经济协议当武器来用,那它的“营商环境”评级肯定要跌得不轻。
中国的稀土行业开了个好头,早在1990年代就把稀土当宝贝捧着,愿意忍受短期的损失来换个长远的发展;而印度那边喊着“自力更生”,却是嘴上说得热闹,实际却没掏够科研经费,也没搭建科研和产业合作的平台,更别提培养出能跟国际竞爭的企业了。
在全球稀土这盘大的棋局里,真正的赢家可不是那些喜欢做表演的人,也不是随波逐流的人,而是那些几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筑牢产业基础的国家。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
辉煌优配-广东股票配资网-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配资之家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